胃病饮食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患肾结石不定期复查治疗最终可导致尿毒症 [复制链接]

1#

“医生,我腰痛吃了半月止痛药,把胃吃坏了,最近一周都是吃什么吐什么,胃也很痛,我自己药店买了胃药吃不管用,胃还是痛,仍然吃了就吐,帮我静脉输点胃药,输点营养药物治疗。”我初次一听患者诉说病情,可能确实是普通胃病。

一、初识患者

我接诊了一位老年男性,68岁,因为腰部疼痛吃止痛药塞来昔布,吃半个月之后就感觉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,进食任何东西都呕吐。他自己以为可能是吃止痛药导致以前的慢性胃炎发作了,就在外面药店买胃药奥美拉唑服用了10来天之后,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症状仍然没有好转来住院。既往双肾有结石病史,他本人一直觉得大部分人都有肾结石,每年体检都那样,浪费钱,最近几年没有定期复查双肾结石情况,也没抽血查肾功能。

否认高血压病、心脏病、糖尿病;否认肝炎、结核、传染病,无烟酒嗜好。

二、患者的治疗过程

该患者入院后,我对其进行了细致的专科检查,经过腹部按压,确实是胃部区域有疼痛。之后完善抽血的相关检查和泌尿系统B超,肾功能检查肌酐umol/l(参考值58~),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72g/l。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左侧输尿管第二狭窄内结石,并左肾轻度积液,左肾结石,右肾肾内囊性占位病变,性质待查,考虑肾囊肿。结合患者的辅助检查考虑1.慢性肾脏病5期、尿毒症;2.左输尿管结石并左肾轻度积水。肾功能检查肌酐大于μmol/L可以诊断为尿毒症,一旦诊断为尿毒症就需要血液透析治疗。结合患者贫血,无消化道出血表现,既往有肾结石,考虑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尿毒症,该患者立即安排血液透析治疗,以后也将终身血液透析治疗。经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,患者恶心、呕吐症状完全缓解。

三、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

1.血液透析结束后不要马上起身,一般要等针全部收完,回血输回体内后,在床上休息一下,然后要监测一下血压、血糖没有异常,才能离开透析中心。在透析的过程中,一定要防止低血压、低血糖现象。

2.如果有些尿毒症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,平时坚持打胰岛素的,在做血液透析之前最好不要打胰岛素,这样可以防止在透析过程中导致低血糖的事件发生。

四、患者的治疗效果

入院后行2次血液透析治疗,患者恶心、呕吐症状已完全缓解,使用胃药治疗后上腹部疼痛症状也已缓解,复查肾功能检查肌酐μmol/L。由于患者是肾结石并肾积水,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尿毒症,需要终身血液透析,现安排每周2次血液透析治疗。

五、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

1.由于肾功能不全,肾脏有大量的尿蛋白漏出,会导致低蛋白血症,导致营养不良,增加感染机会。饮食注意要优质的动物蛋白饮食,动物蛋白含含有人体的必需氨基酸,生物利用度高,产生代谢废物较少。尽量吃鸡蛋、牛奶、各种瘦肉制品。不要吃植物蛋白,比如豆制品,豆腐,豆浆,由于植物蛋白含有非必需氨基酸,产生尿素以及废物比较多,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较低。

2.慢性肾功能不全,由于肾上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减少,会导致血红蛋白生成少,引起慢性贫血,随着尿毒症的时间延长,贫血会越来越严重,如果不纠正常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。尿毒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,铁、叶酸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,造成造血原料缺乏,尿毒症毒素会使红细胞破坏。为了纠正贫血每周可以皮下注射1~2次促红细胞生成素,如果贫血严重,血红蛋白小于60克每升以下,可以定期输入红细胞,长期每日服用叶酸片、铁剂、维生素B12。

3.尿毒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钙磷代谢异常,若高甲状旁腺激素(PTH)血症长期处于高的状态会导致肾性骨病,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尿毒症治疗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,会造成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,皮肤瘙痒、全身乏力等。骨化三醇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首选药物,其主要作用是辅助肠道钙吸收、使血钙升高、抑制PTH的分泌与形成,骨化三醇能激活核酸酶,缩小甲状旁腺的体积。所以,尿毒症患者要长期吃骨化三醇和钙片,预防和治疗钙磷代谢异常。

六、医生感悟

通过该患者的诊疗过程,我有以下感悟:

1.此患者结石已嵌顿在左侧输尿管第二狭窄处,左肾有积液,出现腰背部疼痛,考虑是结石合并感染或是结石嵌顿入输尿管摩擦刺激导致,患者为缓解疼痛症状靠吃止痛药,医院检查治疗。患者服用的止痛药是塞来昔布,属于非甾体类,中度肾功能损害应减量使用,重度肾功能不全是不能使用。如果有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,会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加剧或者是引起尿毒症。慢性的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是不可逆的损伤,只能靠血液透析治疗。

2.肾结石很多人以为是小病,年年体检结石没变化就不再体检。此患者由于以前体检,最近几年未再体检,肾结石未及时处理。此患者结石嵌顿在输尿管中已引起肾积液,如果复查结石不能自行排出,或者结石大于1厘米需要手术治疗,将输尿管结石取出。如果患者积极及时处理输尿管结石,也不会导致尿毒症情况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